生產影像前
每天我們張開眼睛,走在上學上班的路上,因各種目的而生產的影像會自動走進我們的眼簾,觸目或與自己有關聯的影像,能夠進一步進入大腦,有些影像透過教育或文化潛移默化我們對影像的認知,例如紅色交通燈代表危險不准前行,這種訊息相比文字,能更快捷有效地傳遞其背後的訊息,我們對影像的理解,是每天默默地學習與累積而來,與我們成長的經驗息息相關。
技術與創意
自數碼相機及有攝影功能的手機普及,影像生產數量標升,市場導向的資本社會也鼓吹握著手機的每一個人,透過手機去參與影像的消費,成功製造網上或社交媒體中一個個炫目前的景觀。然而對於有覺察的影像生產者,創造影像的意識界定了影像是否「創作」,其分野在於影像生產的意圖、方法和技術。駐校藝術家劉智聰分享自己創作影像的過程:如果繪畫是一個由零開始以加法,攝影則是以減法去表達自己的方式——以取景器取捨現成景物、以光圈及快門技術保留、強調或消去其中一些部分,過程是一連串創作的思考和操作攝像器材的經驗。
反思再生產
研討會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觀察慣性,李敬恒博士建議學生刻意反常態地觀察日常不為意的細節,藉以訓練個人的藝術觸覺。藝術家駐校計劃期間,劉智聰帶領學生到九龍城以照片紀錄即將重建的街道,學生要負責選取代表店舖特色的影像,由街頭拍到街尾,透過鏡頭逐間觀看,學生也自然地選取與個人有連繫或聯想的景物,因此影像既有紀錄性,也有背後的情感和訊息。
創造影像的技能可透過不斷訓練去提升,對工具的運用與各種基本技巧是藝術創作的必要基礎,李敬恒博士認為藝術不是要與人比較,而是要不斷超越自己,不用盲目追求高超的技術,而是要選取能夠恰當表達情感的工具、培養出呈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法。
延伸探討: 所有影像都是「有目的」的生產? 要認真創作,必需先要好好生活? 社區為學生提供另一種創作的視點?
文:方韻之(王中社區藝術導師)
駐校藝術家劉智聰(右)分享自己創作影像的過程。
李敬恒博士建議學生刻意反常態地觀察日常不為意的細節,藉以訓練個人的藝術觸覺。
研討會現場